时间:2020-09-10 06:44:39 排名接单::服装设计师沈乔:让每一件衣服都拥有自己的故事 浏览量:791412
把人弄昏的药多少钱—v徽.x信—【79919.6362】无.效.果.全.额.退.款】【诚.信.第.一】【顺.丰.快.递】【诚.信.保.密】√√,.大雾降雪致12省市高速公路大面积封闭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江西宜春双红村:让靠山吃山换一个“吃”法
“我很庆幸,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只要双手不闲下来,日子就会越过越好!”每每谈及现在的生活,在江西宜春市铜鼓县双红笋厂务工的贫困户钟国奕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从家里到竹笋加工厂要走十几分钟,这对腿部稍有残疾的钟国奕来说,不算吃力。然而,他几年前的生活与现在相比却是大相径庭。
找到脱贫好路子
钟国奕所居住的双红村地处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大山深处。这里山路崎岖、翠竹成海,群山环绕、山多地少,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村。自从封山育林后,村民们从前靠山吃山、砍伐竹木的老路子行不通了,发展动力不足,又找不到脱贫好路子。
尽管耕地面积少,但这里的竹笋“恋上”了双红村的一切,气候、环境、土壤,连林中的植物“小伙伴”,它都喜欢。所以,竹笋每年撒欢儿地长,个个汁满肉厚、又肥又大。一到春天,家家户户在山上搭起笋棚,挖笋、蒸煮、榨笋、晒笋……但这种传统的笋加工模式生产效率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是靠天吃饭。如果笋榨不好、晒不干,就会霉变腐烂,村民在山上辛苦忙碌大半年的功夫就都白费了。这可难坏了腿脚不好的钟国奕,单挖笋一项工作,整个春天下来,其他村民最多可挖几万斤,而钟国奕只能挖到八千斤左右。
如何把双红竹笋做成产业,让靠山吃山换一个“吃”法?对此,宜春市政协开展了挂点帮扶工作,扶贫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江铜集团扶贫工作队等集中力量,多渠道、多举措帮助双红村建立了一家加工能力达200万斤鲜笋的笋厂,让双红村脱贫之路行稳致远。钟国奕从没想到,来这里切笋,一天能有130元收入,比之前收入更多了。
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这样品质好、营养佳的笋,怎么能让它隐居寂静山林呢?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自从2019年村里建成双红笋厂后,村民们的生活大变样。双红村采取“合作社 笋厂 农户”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鲜笋销售奖励、务工、分红等方式,集中优势,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笋加工产业还大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增强了对贫困户兜底保障能力,也为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双红笋厂纳入大塅镇国有资产管理,由镇政府安排专人进行资产经营、财务管理,可保障笋厂生产设备维修的资金来源,确保笋厂生产经营长期稳定,增强双红村稳定脱贫能力。双红村党支部书记廖庆仁说:“这个产业扶贫项目选得准、选得好,就像是给双红村留下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我们有信心改变贫困状况,建设一个幸福富裕的双红村。”
让“双红笋”变“网红笋”
“要想富,先修路”,为方便村民进山挖笋、运笋出山,双红村筹资修建便道。村民看到水灵灵的鲜笋能高效、保质地被运出大山,全村上下更是群情爆棚、信心倍增。驻村第一书记饶华平介绍,有的农户用20多天挖笋,就有一万多元的卖笋收入,还有竹山多的农户,仅卖鲜笋的收入就有好几万元,大大超越了以往。
今年春天,钟国奕没有再去山上榨笋,而是把在自家山上挖的鲜笋全部卖给了双红笋厂。他开心地说:“自从有了笋加工厂,再也不用发愁没销路,价格还稳定。”没了后顾之忧、有了稳定收入的钟国奕,不用再拖着残疾的病腿到外地务工了。
今年,加工厂已收购加工春笋200万斤,生产罐头笋20吨,玉兰片5吨,基本达到设计产能,预计今年利润可达60余万元。加工厂二期项目预计11月进行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利润120万元,还可解决30多个村民的就业岗位。“村”如其名,双红村的日子正在越过越红火。
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走出深山”,这是双红村脱贫致富、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江西一个小山村的生动实践。在脱贫致富路上,双红村村民们有着更深的感悟:无论山村多么偏远难觅,无论山珍多么默默无闻,只要咬定目标、科学规划,借船出海、借“网”捕“鱼”,以产业之势让“双红笋”变“网红笋”,精心绘就“笋富山村图”,就能真正融入山村之外的那片高光世界。
来源:求是网
采写:小康杂志社记者袁帅 求是杂志社记者易赛键
|
凯发游戏-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 |
|
|